据了解,各地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以整合村集体所有资源带动内外资源联动,构筑产权关系清晰的集体经营基础。在确立集体经济运行机制过程中,首要任务是进行各类集体所有资源的整合,以最大限度实现资源收益。土地是农村集体所有的最基础资源,整合土地资源,往往可以成为带动村庄内部其他资源整合、吸引外部资本合作的基础。例如,四川省成都市战旗村从2003年开始推进农地集中经营,经过多次努力,现在全村已经集中农地1700多亩,除了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经营450亩之外,其余1000多亩引进台资农文旅企业、本地种植大户进行经营。不仅改善了农业产业结构、提升了农业产值,而且在村域范围内调整了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全域提升的空间价值使得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外来资本、经营主体的合作迈上新台阶。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全村土地资源的所有者,通过整合土地资源的方式,实现了全村从各类土地分散无序利用到集中高效利用的转型。
构建有利于集体经济发展的治理架构,实现集体经济内部治理和对其外部监管的科学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依托的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保证其能代表和实现成员集体的利益。为此,需建立对村级和乡镇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县乡监督体系,同时,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设立对重大经营决策和收益分配的管理机构。例如,北京市海淀区于2013年底在全国率先设立区镇两级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对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合同管理进行监督指导,对其加强审计,进行绩效考评,有效发挥了对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督、智力和技术扶持、业务指导和发展导向引导的多重作用,海淀区农村集体2020年总资产超过2000亿元,约占全市总量的五分之一。对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各地除了贯彻落实省级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监管制度,在具体模式上还结合各自的内部产权结构、发展目标等,探索了很多有效方法,如股份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
在试点示范和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确定稳健的经营方式。集体资源属于村集体所有,不能随意定价、随意对外合作、不问风险与效益。要找到对集体资源资产合理的估价和定价方法,进而结合村庄的资源特点、外部市场条件以及合作方的优势,探索特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经营方式。各地先后发展了省、市、县级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为村集体经济资源资产的定价和交易开辟渠道。如天津农村产权交易所发展势头良好,2022年全年由外地投资人成功流转的天津市集体资源资产交易项目195个,合同总金额1.33亿元。成立至今,该交易所外地投资人累计参与项目751个,合同总金额约40亿元,投资人覆盖30个省(区、市)。
逐步确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推动集体经济和农户经济共同发展。在集体整合资源并通过经营获取投资收益后,要能积极吸引农民将自己的资源、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到有集体股或集体投资的经营主体,从而形成集体和村民个体共同发展的局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要充分动员村民,实现集体和村民个体一起发展,从而使得集体经济发展有充分的内生动力。目前各地普遍在集体经济发展中使用的股份合作制形式就是这样的经营模式。在发展集体和个人都入股的股份合作制经营时,要规定好集体股和个人股之间的比例,对个人股的最高入股额作出规定。例如,云南省昆明市青鱼社区选定通过发展水上乐园来发展集体经济,社区集体经济占15%股份,由社区党委书记、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带头用土地、资金入股,让村民致富有信心。为了控制村民投资风险和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村民,设置了每股5000元、每户入股最多不超过200股的投资规则,筹集资金2050万元,村民入股率达92%。集体收益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关爱困难群众、救助孤寡老人等公共支出,保障社区困难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村内入股村民分红从2019年的每股1000元提高至2021年的每股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