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按照“一县一特”“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首创提出“乡村车间”,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在全省率先出台乡村车间建设的激励文件,大力发展乡村车间,共创建乡村车间1151个,吸纳农村人口就业4万人,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实现了闲置资产充分盘活、城乡人口充分就业、村集体经济充分发展。
建立“四化”机制,强化乡村车间顶层设计。一是平台化运营。组建市、县两级城乡产业运营公司,全力打造连接政府、市场、企业、车间的多头平台,实行“打包管理、打包招商、打包服务”模式,坚持统一筹资投资、统一建设改造、统一招商布局、统一资产管理,由平台公司归置、盘活、营运、管理城乡国有和集体资产,通过国有资产直接注入、集体资产合法租借等方式归集管理运营。二是市场化招商。紧盯市场需求,顺应市场规律、尊重企业意愿,主动对接企业商会、制定招商目录,按照“社会化、中介化、专业化”的思路,大力推行“以商招商、以企引企”,重点吸引“三有两缺”(有实力、有市场、有订单,缺场地、缺人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入衡发展。坚持不提硬性指标、不搞政策兜底、不做贴本买卖,最大程度降低市场主体对政府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和造血能力。三是标准化实施。制定乡村车间建设标准,规范基础装修、质量把控、日常管理、动态退出等建设全流程,采用轻资产运行模式,整合盘活原有闲置资产,统一标准完成基础装修,实现企业拎包开工,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用工指导、劳动权益保障、列入奖补范围,完善动态退出机制。四是联动化收益。坚持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原则,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集体资产入股到城乡产业运营公司,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实现政、企、民多方共赢,促进企业增效、集体增资、群众增收。
创新“五建”模式,助力乡村车间多点开花。一是引进外地企业新建。把稳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契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结合衡阳市“两黄两茶一花”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引进符合本地实际的项目、产业和人才,支持带动农村人口增收的龙头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衡阳市域内设立子公司、建设乡村车间。二是鼓励返乡能人创建。组织镇村干部、驻村干部上门宣传乡村车间优惠政策,引导致富带头人、返乡企业家、退役军人、农村大学生投身于乡村车间建设。三是动员本地企业帮建。动员县市区经济开发区和园区的制鞋、皮草、电子产品制作、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进驻乡村,节约租金、人力等成本,助力本地企业将产业链条延伸到村一级。衡阳县引导角山米业、鑫粤农业等龙头企业把生产车间建在田间地头,累计建成大米、蔬菜等农产品加工车间29家,年产值约5亿元。四是整合家庭作坊扩建。整合以“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家庭作坊,通过村级经济合作组织牵头,集聚生产要素,扩大生产规模,建成乡村车间,实现衡山薯粉条、祁东槟榔芋、衡东黄贡椒等农产品加工由小作坊转变为乡村车间的完美蜕变。五是利用闲置资源改建。多部门联合集中摸排城乡闲置国有或集体所有的学校、村部、站所、厂房等资产,以及闲置资产周边连续3个月在家有劳动能力的、有就业意愿的城乡居民有关情况,分类登记入册,全市共有1134处86.66万㎡闲置资产,已开发利用670处,周边连续3个月在家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人数17.08万人。采取改造、扩建、升级等方式进行标准化建设,实现各类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提升“四项”服务,保障乡村车间行稳致远。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双组长的乡村车间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整合财政、人社、农业农村、商粮、文旅、供销、乡村振兴等部门力量,共同推动乡村车间发展。一是推动问题解决到位。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的思路,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围绕乡村车间建设发展中的用地、用工、融资“难”“贵”的问题,实行一个口子受理、一站式解决。二是推动奖补发放到位。建立激励机制,按照《关于大力发展乡村车间助力乡村振兴的意见》的文件要求,从市本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中安排2000万元落实分级奖补,作为乡村车间、乡村产业发展项目的村集体经济股本金,严格落实税收市、县留成部分全额返回,督促各县市区推动减税免税、用水用电、岗位培训等补贴政策资源进一步向乡村车间聚集,鼓励金融机构为乡村车间融资,引导社会资本有序参与。三是推动人员培训到位。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开展培训,组织意向企业做好乡村车间认定申报、运营管理、政策讲解等内容的培训,针对农村务工人员,采取以工代训、订单定岗等方式的免费上门技能培训。四是推动流程监管到位。严把车间入口关、过程督查关、权益维护关,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加强安全、环保前置审批管理,严控原材料质量、生产工艺流程、产品质量核查三道“关口”,落实乡村车间劳务用工实名制管理,督促健全工资支付机制。